概述
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表现是肿块,但肿块本身没有功能,故只有肿块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时才产生症状。包括纤维肉瘤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、脂肪肉瘤、肌肉组织肿瘤、血管外皮瘤、血管肉瘤、滑膜肉瘤、恶性周围神经鞘瘤、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上、皮样肉瘤等,其确诊靠病理切片,但没有特征性的组织化学或免疫学、生物学标记。
软...[详细]
病因
2.平滑肌肉瘤 平滑肌肉瘤19世纪中叶已见有报道。一般认为来源于平滑肌肉细胞或有向平滑肌分化能力的间叶细胞。平滑肌肉瘤的病因不清,创伤、电离辐射或其他损伤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。近来有研究指出,Epstein-Barr病毒是免疫缺陷病人发生平滑肌肉瘤的一个危险因素。
3.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起源于周围神经...[详细]
发病机制
Ⅰ期:ⅠA:G1T1N0 M0 G1:低度恶性
ⅠB:G1T2N0 M0 G2:中度恶性
Ⅱ期:ⅡA:G2T1N0 M0 G3:高度恶性
ⅡB:G2T2N0 M0 ...[详细]
临床表现
纤维肉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,下肢最多见约占50%。主要是足、踝和小腿,故上肢以手、腕和前臂较多,躯干、腹膜后和腮腺、口腔黏膜、扁桃体、乳突等也可生长此瘤。烧伤瘢痕、视网膜母细胞瘤、霍奇金淋巴瘤放疗后易生长本瘤。肿瘤为生长迅速的无痛性肿块,可在2~3周内增长1倍,其边界常不清晰,当压迫神经如腓总神经或其分支时,可产生压迫症状。有同一肢体几个分开较远的肿瘤同时存在的报道。X线检查,可见软组织块影或肢体长骨骨皮质增厚...[详细]
并发症
实验室检查
1.粗针吸活检 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部位(术前短期内施行,进针点设计在准备切除的皮肤上)局麻下,使用适宜口径的套管针刺入体内。进入假包膜之后,拔出针芯,在负压下反复穿刺抽吸,至获得满意的瘤组织为止。穿刺中应注意切勿突破肿瘤其他方向的假包膜,避免损伤邻近的重要结构及避免肿瘤播散。肿瘤太小、过深时不宜使用。
2.细针吸活检 随着细胞学检查方法对软组织肿瘤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,细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在肉瘤临床应用逐渐增多。有作者报告,还能依此分型。由于细针吸法组织损害小,相对安全,又可以在B超或CT等手段监视下进行,其适应证较粗针吸明显增宽。操作方法与粗针吸类似...[详细]
其他辅助检查
2.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存在及肿瘤本身和周围的关系。
诊断
治疗
1.手术治疗
(1)肿瘤切除类手术:
①根治性切除术(间室切除术):肿瘤所在间室的整个切除。包括间室内的所有内容,从各肌肉的起止点,连同肿瘤一并切除。围成间室的壁也应同时切除。在筋膜室不甚明确的部位,应寻找能阻隔肿瘤生长的屏障,做这种屏障切除,也可以达到根治效果。在该区内的神经、血管等重要组织也应同期切除。一般认为,根治性切除后,无须追加其他局部辅助治疗。
②广泛切除术:切除的范围一般应在肿瘤三维缘外3~5cm。G3可取上限,G1、G2可酌减。术中如能鉴定切缘,以指导切除范围最理想,目前尚无更理想方法。切缘阴...[详细]